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医院~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医坛文萃

康复路上的拦路虎

信息来源:创伤骨科 倪萍 发布时间:2021-12-28 浏览次数:2465

 周一早上,创伤骨科医生办公室里来复诊的病人和家属络绎不绝。“护士长您好呀!我们来复诊啦!”随着招呼声,一辆轮椅推到了我身边。原来是19床出院的李阿姨,因为股骨骨折在创伤骨科手术治疗,曾经住院2周,这是出院后第一次复诊。“阿姨,一看您就恢复的很好啊!脸色很好,好像胖了哈!您感觉怎么样?”我笑着回答,同时把阿姨引导到她的主治医师沈医生旁边。阿姨边等着沈医生给开复查的X线片,边和我说:“护士长!我的腿出院时候不肿了,最近几天又肿了呢!你看看!”边说着边挽起裤腿,果然,足背和小腿明显的肿胀,而且左右小腿明显不一样粗细。我和沈医生对视了一眼,心中都明白这很可能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。沈医生说:“阿姨,我帮您再开个下肢血管彩超,您一起查查,您腿肿很可能是发生了血栓了。”阿姨有些害怕:“这是怎么回事?我又得了血栓的毛病?”“阿姨,不要怕!咱们骨科的病人,尤其是下肢骨折的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是很高的,所以在您住院的时候,每天都有给您用抗凝的药物,就是每天扎肚皮的那针,出院的时候也给您带了口服的抗凝药物,您都按时吃了吗?”阿姨不好意思的说:“吃了一星期,吃没了就没再来拿。孩子不在家,我怕麻烦。”“那我教您的踝泵运动您每天都有做吗?”阿姨脸红了:“我每天一看电视就忘了活动了,想起来就做一下。”“阿姨,您的腿现在暂时不要再动了,咱们做完彩超确认一下再处理。”

中午时,阿姨拿回来检查报告,果然骨折恢复的很好,却出现了左下肢肌间静脉血栓,只好再次入院治疗静脉血栓.

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、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导致的血液异常凝结,从而导致血管腔阻塞、静脉回流受阻,临床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,活动后加重,如果大块血栓脱落出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时,可表现为胸闷胸痛、呼吸困难及晕厥。DVT多继发于手术、外伤、肿瘤或妊娠等,以左侧最为多见,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(PTS),主要表现为下肢长期肿胀、静脉曲张、足靴区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,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。

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当中,原发性病因主要包括了年龄因素、性别因素、血型因素、地域及民族因素、季节因素、解剖学因素、遗传因素等。在临床上年龄因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,随着年龄的增长,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也会增加,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发病几率更高。相比于男性,女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更高。这是由于女性口服雌激素、避孕药等药物,会增加血小板等的粘附聚集,提高血液粘稠度,而纤溶系统、产褥期凝血、妊娠等生理变化,也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。相关研究认为,O型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脉血栓形成的几率要低于B型血患者而在产褥期及妊娠期女性中,A型血与AB型血患者数量将会增加。在不同季节中,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有所不同,在6-8月份的夏季,由气候较为炎热,会蒸发更多的汗液,血液会发生更加明显的浓缩,提高了血液粘稠度,因而容易形成血栓。而现在虽然是冬季,却因为天气寒冷,室内暖气温度高,室内空气干燥,病人活动减少,又造成了血栓发病的高峰期。

除原发性病因以外,很多获得性病因也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,例如手术与创伤、肢体制动瘫痪及麻痹、静脉内留置导管、恶性肿瘤、内科疾病、下肢感染及局部病变、血管相关性疾病、下肢深静脉血栓既往史等。手术和创伤是最主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获得性病因之一。因此在入院时要认真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,详细询问患者病史(伴随疾病,检查双下肢),并将评估结果告知主管医生,根据相应的得分商讨预防措施并遵医嘱执行。根据评估结果,针对不同病因、不同病情的患者制订预防措施,进行有效的沟通,讲述DVT的危害性及其预防的重要意义,告知DVT可能出现的症状,以便早期发现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可控因素,清淡饮食,戒烟限酒,降低血液黏稠度。此外,鼓励患者做术后坚持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的思想准备,并指导其练习功能锻炼,既帮助患者熟悉术后功能运动的过程,也能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。

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,认真观察患肢是否有水肿、疼痛、皮肤发绀或发白、皮温升高、足背动脉减弱等循环障碍的表现,同时定期测量腿围,与对侧肢体进行对比,必要时测量两侧下肢相应的不同平面的周径。术后抬高患肢,促进静脉回流,手术者在术侧肢体外下方垫入适当厚度软垫,使髋膝关节稍屈曲,并保证每天2次将肢体放平,膝关节手术者术后2天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固定,一般采取抬高床抬患肢,要求下肢高于心脏水平面20-25",下肢远端高于近端,避免膝下垫枕,过度屈髓,影响静脉回流。对于意识不清或肢体瘫痪者,应协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.以利于静脉回流。低剂量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也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,应用普通肝素时,术前5000u皮下注射,术后8/15h次直到患者出院。术后4h,可开始使用压力泵(间歇充气加压装置)进行患肢肢体加压治疗,股骨骨折和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腿部压迫带,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足底部压迫带,进行间歇式气动重复压迫过程中,增加患者静脉血液流速,防止血液凝集,从而有助于防止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。术后常规治疗半小时/次。开始30min/次,2次/d,10d为一疗程。年龄大、体型肥胖的粗隆间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,下肢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。

对患者反映的情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,尤其对疼痛感的产生应予以密切关注,下肢的疼痛、肿胀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出现的表征。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时,一般伴随着剧痛、肿胀,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负担。因此,通过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建立信心,以积极的心态与病患作斗争,护士应多接触患者本人及家属,向其详细解释和说明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及康复的重要性,使其消除疑虑,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。

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起居以及饮食习惯,这些基本的生活行为对术后血栓的清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,是护理干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另外,给予低脂、低盐、高蛋白、高维生素,低胆固醇、易消化的饮食,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,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维持正常血液黏稠度,防止脱水,降低高凝状态。

经过二周的抗凝治疗,李阿姨的腿不再肿了,复查血管彩超后可以出院了,临走前李阿姨拉着我的手:“护士长,我这次回去一定记住你教我的事,每天喝8杯水,多吃蔬菜水果,每天按时运动,我踝泵运动做的可规范了。”“阿姨,不要担心,血栓这个康复路上的拦路虎啊!不可怕,只要我们做好了防范措施,它就来不了!祝您早日康复,身体健康!”


  • - 新闻中心 -
  • 形象理念
  • 医坛文萃